
雨后彩虹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数学中单位“1”的确定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五类,结合具体题型灵活运用:
一、定位词法
通过“是”“占”“比”“相当于”“相当于”等词后的量确定单位“1”。
如“比”字后直接跟单位(如“比买的梨多1/3”,梨为单位)。
二、分数结构法
分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平均分的份数,对应量即为单位“1”。
分子占分母的几份,整体量即为单位“1”。
三、关键词法
涉及“总数”“部分数”时,总数通常为基准量(单位“1”)。
如“增长”“减少”时,原量或初始量为单位“1”。
四、语境分析法
题目描述平均分配时,被分配总量为单位“1”。
通过“比”“相当于”等词,比较对象为基准量。
五、特殊场景法
通过补充完整分率句(如“吃了这桶米的1/2”),确定单位“1”。
选择与题目中量级最接近的量作为单位“1”。
注意事项:单位“1”与分率紧密相关,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若题目无明确提示,可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或尝试补全句子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