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同舟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签订挂靠合同的法律后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涵盖行政、民事、经济及刑事责任:
一、合同效力与法律后果
挂靠行为违反《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行政处罚
被挂靠方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例如建筑工程领域,出借资质的企业会被没收利润并罚款。
二、民事责任
连带责任
被挂靠方需对工程质量、工期延误、安全事故等承担连带责任,且法院可追缴双方非法所得(如挂靠利润、管理费)。
工程款追索权
实际施工人(挂靠人)可向发包方及被挂靠方主张工程款,法院有权收缴双方非法所得。
三、经济风险
工程款回收困难
工程款通常支付给被挂靠方,挂靠人可能面临收款风险,甚至被挪用。
额外成本负担
挂靠人需支付管理费、资质使用费等,增加施工成本;被挂靠方可能因财务困境影响项目进展。
四、刑事责任
严重违法后果
涉及伪造资质、重大安全事故等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被挂靠方与挂靠人可能共同承担刑事责任。
五、特殊情形处理
未收取管理费:
若被挂靠方未获经济利益(如政府强制挂靠),可能免除赔偿责任。
总结:挂靠行为本质违法,无论是否签订合同,均面临行政、民事、经济及刑事风险,且合同无效不影响责任追究。建议避免参与此类行为,通过合法途径承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