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认证流年如水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汉字的内码表示方式涉及编码标准、存储形式及转换规则,具体如下:
一、编码标准与基础
中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如GB2312收录6763个汉字,采用双字节编码(16位),每个汉字由两个7位ASCII码组合而成。
机内码
计算机内部存储、处理和传输时使用的编码,由国标码加8080H(十进制1280)转换而来。例如国标码3021H对应的机内码为B0A1H。
扩展编码
- GBK:
扩展国标码,兼容更多汉字,采用双字节编码。
- Unicode(UTF-16):现代主流编码,简体中文常用16位(2字节)表示,繁体中文可能用24位(3字节)。
二、存储形式
物理存储: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通常占用2个字节(16位)。
地址表示:存储地址用十六进制表示,例如0x1000表示内存地址1000。
三、转换规则
十进制区位码的两个字节分别加2020H(十六进制)。
每个字节的最高位加1(即加80H)。
- 国标码3021H → 机内码B0A1H(加8080H)。
四、应用场景
计算机内部处理:存储、运算和传输汉字。
文件存储:如Word文档、数据库等。
网络传输:确保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
总结
汉字内码通过标准编码(如GB2312、GBK)和转换规则(加8080H)实现计算机对汉字的存储与处理,现代系统多采用16位或24位编码以平衡兼容性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