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海导航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数学儿歌导入是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儿歌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以下是数学儿歌导入的写作建议和示例:
一、儿歌选择原则
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儿歌,如《数鸭子》《数豆豆》等,帮助幼儿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儿歌中自然融入数字认知、数量比较、基本运算等数学元素,如《数字歌》《拍手歌》等。
儿歌应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便于幼儿记忆和跟唱。
二、儿歌结构建议
通过形象比喻帮助幼儿理解数字,例如:
-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
- "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
数量关系类
结合动作和游戏融入数量比较,例如:
- "大球小球真不同,用手势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
- "10可以分成9和1,2+8等于10,找朋友一起分"
基本运算类
通过简单运算歌谣教授加减法,例如:
- "你拍一我拍一,1+9等于10,10可以分成9和1"
- "四则混合运算要仔细,先看题目定方案,能简则简别乱算"
三、教学建议
互动式教学:
- 师幼共同唱儿歌,教师通过动作和表情增强趣味性;
- 结合游戏巩固知识,如"数字拍手歌":
-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穿花衣;
-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
使用小道具(如积木、水果)辅助教学,帮助幼儿建立数与物的对应关系;
通过拍手、敲击等身体动作强化运算概念。
创设与儿歌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小松鼠分坚果"引入除法概念,"小青蛙找朋友"融入加法运算。
四、示例儿歌整理
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数学启蒙儿歌推荐:
数字歌:1-10的形状联想;
拍手歌:1-5的对应动作;
乘法口诀儿歌:青蛙吃虫子的趣味版;
小数加减法儿歌:对齐小数点的口诀。
通过儿歌导入,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兴趣和合作意识。建议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儿歌,并结合游戏和互动环节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