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怎么理解数学核心素养

怎么理解数学核心素养

2025-04-30 23:14:43
起步向前走
起步向前走已认证

起步向前走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中应培养的综合性能力,其内涵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一、核心素养的本质

超越单纯知识与技能

核心素养并非指具体的数学知识或运算技能,而是基于这些基础形成的、反映数学本质与思想的能力。例如,数感、符号意识等属于数学基础素养,而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则体现了更高层次的综合应用能力。

反映数学思想与本质

核心素养蕴含着数学的基本思想,如数形结合、化归、方程与函数等,这些思想方法贯穿于具体学习领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数学核心素养包含六大方面:

数学抽象:

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规律或结构,并用符号语言表示。

逻辑推理:

掌握推理形式,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有逻辑的论证过程。

数学建模: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数学运算:

理解运算对象与法则,设计运算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直观想象:

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升数形结合思维。

数据分析:

收集、整理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并作出决策。

三、核心素养的特征

综合性:

融合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如数学建模需同时运用抽象、运算和推理能力。

阶段性:

不同学习阶段表现不同水平,例如小学侧重基础运算与数感,中学强调逻辑推理与建模能力。

持久性:

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伴随终身,影响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认知与决策。

四、核心素养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目标的体现

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目标紧密相关,贯穿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塑造全过程。

教学设计的导向

教师需通过问题情境、探究活动等设计,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培养核心素养。

评价体系的支撑

评价应关注学生运用核心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仅依赖知识记忆或运算速度。

五、核心素养的深层价值

核心素养不仅关注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强调通过数学学习培养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助力学生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