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幻之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痕迹主义在哲学上属于形式主义的延伸和变种,其核心特征体现在工作作风和思想方法上。以下是具体分析:
本质属性
痕迹主义本质上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二者均以表面形式为工作重点,但痕迹主义更强调“有痕为标准”,通过制造虚痕假痕来应付检查,甚至不惜“补痕迹”“造痕迹”。
核心表现
- 以痕迹为中心:将留痕迹、看痕迹、比痕迹置于实际工作之前,导致基层干部将大量时间用于填表、拍照等表面工作。
- 虚假应付:通过虚假痕迹掩盖工作落实情况,形成“表面文章”文化,实质上是对组织、群众敷衍塞责。
内在动因
功利主义是痕迹主义的内在驱动力,检查评比等考核机制成为其催化剂,促使干部通过留痕来规避责任。
危害与根源
痕迹主义导致工作脱离实际,削弱公信力,其根源在于部分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政绩观扭曲,以及上级检查方法存在问题(如过度依赖痕迹考核)。
综上,痕迹主义是形式主义在工作实践中的极端化表现,需通过思想教育、制度完善和考核机制改革等多方面措施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