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管理  > 非此即彼是什么哲学范畴

非此即彼是什么哲学范畴

2025-05-22 13:20:24
高山倡导者
高山倡导者已认证

高山倡导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非此即彼”属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与思维局限

字面含义

“非此即彼”指在两个对立面中必须选择其一的思维模式,例如“不是马就是鹿”“不是人就是鱼”等。

哲学局限

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事物往往处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状态,而非绝对对立的二元选择。

二、与辩证法的对立

辩证法的观点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强调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推动事物发展。例如,马和鹿在生物进化中存在联系,而非完全对立。

形而上学的局限

形而上学则倾向于用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往往以“非此即彼”的方式划分事物,忽视了中间状态和转化可能性。

三、相关辨析

辩证法中的“亦此亦彼”

辩证法在适当时候承认“亦此亦彼”,例如“今日之马,明日之鹿”,强调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转化。

辩证法的核心作用

通过揭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法打破形而上学的绝对界限,使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四、实际应用中的误区

在现实生活中,“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可能导致思维僵化。例如,面对复杂问题时,简单二分法可能忽视了多种解决方案的协同作用。

综上,“非此即彼”是形而上学中典型的思维局限,而辩证法则通过揭示对立统一规律,克服了这种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