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高考报考中兼报什么意思

高考报考中兼报什么意思

2025-04-07 23:39:51
面试高老师
面试高老师已认证

面试高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高考兼报,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定义

高考兼报是指考生在高考报名时, 可以同时报考普通类本科、专科或体育/艺术类,并在录取时根据分数和志愿进行多类别选择。例如,理科生可兼报体育类,达到体育类录取线后可优先选择体育类志愿,未录取则参与普通类志愿录取。

二、兼报规则

志愿填报

- 普通类考生仅能选择物理或历史学科类别,不可同时填报物理+历史;

- 体育/艺术类考生需在普通类志愿之后填报专项计划志愿。

录取原则

- 同一考生在不同类别中 仅能被录取一次,即被某类别录取后,其他类别志愿将不再参与录取;

- 若体育类志愿未被录取,可参与普通类志愿录取,反之亦然。

分数匹配

- 各类别录取按 独立分数线进行,例如体育类分数线通常低于普通类;

- 若考生分数未达到体育类要求,但仍高于普通类,则按普通类录取。

三、注意事项

政策差异

- 兼报政策因省份而异,例如辽宁省要求普通类考生限选物理或历史,而其他省份可能允许文理兼报体育/艺术类;

- 建议考生提前咨询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或高校招生办。

风险提示

- 兼报可能增加学习压力,需平衡文化课与专项训练时间;

- 部分省份(如辽宁)对兼报考生有明确限制,违规可能影响录取。

四、改革背景

高考本专兼报是高考改革后推出的多元化录取机制,旨在扩大考生选择范围,但需考生根据自身情况谨慎规划志愿。随着录取依据的多样化(如状元指数、总分等),兼报策略需结合最新政策调整。

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及职业规划,结合本省招生政策制定科学填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