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塔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校供暖管道的设置需根据建筑类型、系统类型及功能需求综合规划,主要分为上供式和下供式两种常见形式:
一、上供式系统设置要点
供热干管应布置在建筑顶部设备层或吊顶内,便于管道检修和散热器连接。
立管布置
- 可沿墙敷设在窗间墙或墙身转角处,尤其推荐在有两面外墙的房间设置于温度较低的外墙转角。
- 楼梯间立管宜单独设置,避免结冻影响其他区域供暖。
- 暗装时可用预留沟槽或管道竖井,每层用隔板分隔。
支管与散热器
支管位置需结合散热器、进出水口布局,确保水流均匀。
二、下供式系统设置要点
干管位置
供热干管和回水/凝水干管均需敷设在地下室顶板下或底层地面下的供暖地沟内,或沿墙明装于底层地面。
坡度与排水
暖沟需保持3‰坡度,并设置集气罐及排水口,确保系统排水畅通。
三、其他注意事项
建筑结构适应性:
需结合建筑结构特点调整管道走向,例如高层建筑可能采用井下竖井与楼层管道连接。
分区供暖需求:大型学校可能需根据楼层高度划分高/低区,低区(如1-7层)直接接入热源,高区(如8层以上)需设置二次增压泵。
维护管理:建议在管道井内设置阀门,便于定期检修和压力调控。
四、特殊场景补充
旧建筑改造:需评估原有结构承载能力,必要时加固管道支撑。
环保要求:建议选用保温性能好的管材,并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以上设置需结合学校具体规模、建筑结构及当地气候条件综合设计,建议咨询专业暖通工程师制定详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