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潍坊市在“家门口就业”方面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服务模式
潍坊市首创“社区微业”服务机制,通过社区内设立工作室(如手工坊、文创工作室、零工小市场等),为低技能、低收入群体提供就近就业机会。例如:
- 奎文区:
通过“社区微业”“零工客栈”一体化服务,覆盖68个社区,提供家政服务、手工制作、旧衣回收等岗位460余个,直接促进130余人就业。
- 樱园社区:联合企业成立“梦想家”工坊,挖掘12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赋值增收约30万元,受益居民1000余人。
- 临朐柳山镇:建立编织袋加工车间,提供20余个灵活就业岗位,月均收入3000元,实现村民居家就业。
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整合2864项功能,覆盖6.8万家企业、232万人,实现就业政策“一网通办”,提升服务效率。
二、政策与资源整合
政府主导与多方合作:
市、区两级政府联合残联、街道、公益服务中心等,提供场地、培训、资源对接等支持。
校内外协同:高校合作建立大学生就业赋能中心,提供职业规划、技能培训,促进毕业生就业。
三、成效与影响
就业规模:累计帮助1.5万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覆盖低技能、残障、失业等群体。
社会认可:获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奖项,居民满意度高,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
经济带动:通过消费返哺,促进社区商业发展,形成就业与创业良性循环。
四、未来展望
潍坊市将继续深化“完整就业”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数字化平台功能,推动就业服务向“全时智能、均等可及”转变。
以上信息综合了政府报告、社区案例及新闻报道,体现了潍坊市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