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倡导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新旧高考报考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科模式
文理分科,文科生限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限物理/化学/生物,选科后对应专业范围固定。
采用"3+1+2"模式,考生从物理/历史中选1门,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2门,共12种组合可选。
二、志愿填报方式
以"院校为导向",先选大学再选专业,存在被调剂到不感兴趣专业风险。
以"专业(类)+院校"为导向,先选专业组再选院校,每个专业组内可填报6个专业,且专业组内专业需满足选考科目要求。
三、录取规则
一所高校仅一条投档线,考生达线且服从调剂即可录取。
同一高校可设置多条投档线(如4条),考生需达到对应专业组投档线才能录取。
四、考试科目与内容
文科生考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理科生考语数外+理科综合。
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再选2门科目(如物理+化学),考试内容更注重应用能力。
五、分数计算方式
总成绩=语数外×15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
总成绩=语数外×150+3门再选科目×100(等级转换分)。
六、其他变化
新高考大幅增加平行志愿数量(如本科批60个专业组志愿),考生需精准匹配。
部分省份将社会实践、艺术体育等纳入录取考量。
总结
新高考通过"3+1+2"模式、"专业+院校"志愿填报、分科灵活性等改革,旨在打破文理分科限制,提升考生与专业的匹配度,培养复合型人才。考生需根据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及高校专业要求,综合选择科目与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