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随风动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以下是关于历史成本的记忆方法及表格整理建议:
定义:历史成本指取得或制造资产时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等价物金额,如购买设备、房产的原始价格。
特点:
客观性:需有交易凭证(发票、合同等)支持。
不可更改性:入账后不随市场价变动调整。
与市场脱节:不反映资产当前价值。
1. 对比记忆法
通过对比历史成本与其他计量属性(如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的差异加深理解:
属性 | 定义 | 示例 | 适用场景 |
---|---|---|---|
历史成本 | 交易时的实际支付金额 | 2020年100万买的房,账上仍记100万 | 大多数资产(如固定资产) |
重置成本 | 当前重新购置相同资产的成本 | 同款设备现价5万,原价3万 | 资产评估、保险理赔 |
公允价值 | 市场交易中的公平价格 | 股票市价20万,成本10万 | 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
2. 案例联想法
结合生活场景记忆:
买房案例:2015年200万购房,2023年涨至500万,账上仍记200万。
手机折旧:6000元买的手机,二手价3000元,账上仍按6000元记录。
3. 会计分录关联法
通过典型分录强化记忆:
业务场景 | 会计分录 | 历史成本体现 |
---|---|---|
购入固定资产 | 借:固定资产(历史成本) 贷:银行存款 | 设备发票价3万元入账 |
存货减值调整 |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 原成本5000元 vs 现价1000元 |
优点 | 缺点 |
---|---|
1. 客观可靠,防止财务造假 | 1. 无法反映资产当前价值 |
2. 操作简单,成本低 | 2. 利润计算可能失真(如通胀期) |
3. 利于长期数据对比 | 3. 不适用波动大的资产(如股票) |
时间轴法:按时间顺序梳理历史成本的应用案例(如不同年份购入资产的价格对比)。
口诀记忆:如“历史成本看发票,入账之后不变动,市场涨跌不管用”。
通过上述方法和表格,可系统掌握历史成本的核心逻辑及应用场景。如需进一步细化案例或调整表格形式,可补充具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