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大学提档比例是指高校在招生过程中调阅考生档案数与招生计划数之间的比例,具体范围和规则如下:
一、提档比例的总体范围
提档比例通常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 100%-120%之间,具体由高校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分数分布及招生计划调整确定。
特殊类型招生
- 自主调整:
部分高校在招生计划中预留余量,提档比例可自主确定(如100%-120%),但需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说明。
- 特殊类别:如军队院校、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提档比例可能超过100%,例如军队院校可达110%。
二、不同投档批次的提档比例
- 普遍规则:
调档比例通常控制在 105%以内,即按招生计划数的1.05倍投档。
- 实际操作:例如某高校计划招生100人,按105%投档则调阅105份档案,择优录取100人,剩余5份档案作退档处理。
- 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 120%以内,即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投档。
三、提档比例与录取分数线的关系
分数线与档案匹配:
提档比例仅反映档案调阅范围,实际录取仍以考生分数为依据。例如,某高校提档线为600分,计划招生100人,投档120人,但最终录取时仍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投档线划定:在平行志愿中,投档线通常为该校在本省所有填报该志愿考生中分数最高者的成绩,且不超过该校对应专业的最高分。
四、注意事项
不同省份对提档比例有具体规定,例如河北省顺序志愿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20%,平行志愿不超过105%。
高校可在招生计划中自主确定提档比例,但需符合省级教育考试院的规定。
综上,大学提档比例因招生类型、批次及高校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考生需结合具体院校和省份的招生简章及当年招生计划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