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倾城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投档与录取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二者存在明确的前后关系及不同职责:
- 投档:
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和招生计划,将考生档案投送给目标院校专业组,是录取的预选阶段。 - 录取:院校在收到投档档案后,根据专业竞争情况、考生综合素质及招生计划,最终确定录取名单并发证,是正式确定就读资格的过程。
投档是录取的前提,只有成功投档的考生才进入后续录取流程;若投档失败(如滑档),则无法参与录取。
结果不必然一致
- 投档成功后可能因分数未达专业线、档案问题或招生计划调整被退档,需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 录取成功则意味着考生已被院校正式接受,获得就读资格。
规则差异
- 投档遵循“分数优先+志愿顺序+一次性派送”原则,由省招办统一操作。 - 录取由院校自主制定,可能涉及专业调剂、分数极差等细则。
总结:
投档是进入录取流程的入口,但最终结果需通过院校审核确定。考生需关注投档线、退档风险及院校录取规则,以降低志愿填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