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梦寻缘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投档数和录取数是高考招生过程中的两个核心指标,二者在定义、形成机制及作用上存在明显区别:
一、定义与形成机制
指填报了某校且成绩达到或超过该校投档线的人数。投档线由省级招生部门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分数从高到低划定的最低录取标准,通常为实际招生人数的1.0-1.2倍。例如,某校计划招生100人,投档数可能为120人。
录取数
指最终被该校录取的考生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可能低于投档数,因为部分考生因不服从调剂、专业选择不当等原因未被录取。
二、数量关系
投档数与录取数通常不一致。例如,某校投档120人,最终录取80人,投档线可能高于实际录取线。
投档线一般低于或等于录取线,最高仅等于录取线。
三、作用与意义
投档数:
反映考生对某校或专业的报考热度及竞争程度,是志愿填报的重要参考。
录取数:体现学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帮助分析招生策略有效性。
四、注意事项
部分学校采用“冲稳保”策略,投档数可能远超招生计划,需结合历年分数线和位次综合评估。
投档和录取过程均透明,考生可通过阳光工程查询档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