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提档分和录取分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概念,二者存在以下核心区别:
一、定义与形成时间
- 定义:
高校按招生计划和比例(通常1:1.05或1:1.2)从高到低排序考生档案后,提取档案的最低分数。 - 形成时间:在考生档案被投递至高校前形成,早于最终录取结果。
- 定义:
高校完成所有录取流程后,确定的最低分数(如某校录取100人中最低580分)。 - 形成时间:在所有考生录取结束后公布,是最终确定的结果。
二、作用与性质
- 作用:
作为档案投递的门槛,分数≥提档分才可能被投档。 - 性质:参考线,非最终录取标准,可能因退档导致实际录取线提高。
- 作用:
决定考生是否被正式录取,分数≥录取分即被确认入学。 - 性质:最终标准,反映院校/专业竞争热度。
三、关系与差异
通常关系:录取线≥提档线(若无退档则相同)。- 差异表现:
提档线是“档案投递线”,可能因考生退档导致实际录取线上调。 - 热门专业录取线通常远高于提档线。
四、注意事项
退档风险:即使分数≥提档线,也可能因不服从调剂、体检不合格等被退档。- 填报建议:关注高校招生计划、历年提档线及专业录取线,避免仅以提档线作为唯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