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信公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安排因省份政策差异较大,但整体框架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考试类型与科目设置
- 覆盖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10门科目。
- 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 文科类科目(语数外):90分钟;
- 理科类科目(物理、化学、生物等):60分钟;
- 外语科目含听力测试。
- 实验操作测试: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4门,每门20分钟。
等级性考试(选择性考试)
- 仅限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二、高三学生选择,根据高校招生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3门。
- 考试内容:涵盖必修及选修I模块,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100分。
二、考试时间与成绩呈现
合格性考试:
每年11月进行,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A、B、C、D、E等级)。
等级性考试:每年6月进行,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
合格分数线:合格性考试为及格线(通常为60分),等级性考试无合格分数线,仅作为高校录取参考。
三、考试内容特点
学科结构:以高中必修课程为基础,等级性考试扩展至选修I模块。
分科要求:学生需结合高校专业需求选择等级性考试科目。
四、其他注意事项
学完即考,部分省份允许考生参加2次考试。
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合格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等级性考试成绩供高校专业录取参考。
建议考生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以获取具体科目安排、时间表及备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