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信公仆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幼儿班主任的考核通常从多个维度进行,主要包括保教工作、班级管理、家园联系、教研活动等。以下是具体的考核要点和评分标准:
一、保教工作(40%)
- 认真制定班级计划(学期/周计划),教案需条理清晰、目的明确、书写规范,突出重难点。
- 无教案上课每次扣1分,需及时反思并记录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
- 活动组织有序,超周备课且二次备课规范,活动材料准备充分。
- 二次备课或活动组织不当每次扣2分。
环境创设
- 主墙饰随季节更新,教室布置符合教育主题,活动角材料丰富且定期更新。
- 环境卫生达标,教具摆放规范。
二、班级管理(20%)
常规管理
- 晨间锻炼、早操组织规范,户外活动教师分工明确且不离岗。
- 午睡管理严格,教师巡视及时,幼儿着装整齐。
安全与卫生
- 每月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晨午检制度执行到位,无危险物品带入幼儿园。
- 个人卫生、教室清洁达标,公共财物爱护良好。
三、家园联系(15%)
沟通记录
- 家长会、家访记录完整,家园联系册填写针对性强。
- 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时反馈。
家长参与
- 定期组织家长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四、教研与自我提升(15%)
教学反思
- 每周撰写教学反思,记录幼儿发展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每月至少1次中心发言或评课。
专业发展
- 参加培训活动并记录,持续学习幼儿教育理念与方法。
五、其他注意事项
考核方式:
采用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园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月汇总评分。
奖惩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津贴,连续多个等级优秀者给予表彰。
违规处理:违反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将直接扣分,严重者取消考核资格。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考核,旨在全面评估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促进其不断提升教育质量。